基本描述 图片 鉴别特征 地理分布 生态习性 医学重要性 防制 文献 备注
刺扰伊蚊 【备注】
查看:463  日期:2017/6/7 16:13:07
 

【分类讨论】  Edwards(1921)曾指出:刺扰伊蚊有两种类型,一是分布于古北界、东洋界和北美洲的标准种(vexings),另一赴分布于中国和日本的所谓日本变种(var.nippnii,Theobald)。后者于1946年被Bohart提升为亚种。中国不少地区(包括贵州省)同时记载有上述2种。二者主要区别是:标准种气门后区和气门亚区鳞簇分离;腹节背板无淡色中央短纵条,  日本亚种则恰恰相反。其幼虫的区别是:前者头壳有颗粒,后者则无。据陆宝麟研究比较了各地标本,证实所谓的日本亚种并无可靠的鉴别特征,而且又是同域分布,现已把它作为本种的同物异名处理。然而,作者经核对贵阳和云南昭通两地的标本,发现二者雄蚊尾器也略有差异。看来,其分类地位还值得进一步研究。
    剌扰伊蚊虽然是属于伊状蚊亚属,但其幼虫额毛序却与骚扰蚊亚属雷同,而与其它伊状蚊差异较大;其雄蚊抱肢端节呈窄片状,与其它伊状蚊的呈拳状也不同;抱肢基节小抱器上有钩状毛这一特征也和其它伊状蚊显然不同。迹象表明,似可以分山另成立亚属。但由于对刺扰伊蚊及其近缘种的研究很不充分,本志仍将它暂附于伊状蚊亚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