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描述 图片 鉴别特征 地理分布 生态习性 医学重要性 防制 文献 备注
鼯鼠科Petauristidae 【基本描述】
查看:167  日期:2019/8/23 13:24:38
 

鼯鼠科多是大中型啮齿动物。与松鼠科出于同源,形态和生活方式与松鼠相似,但本科体扁平。四肢外伸,体侧有皮膜利于滑翔和树间来回窜动。此膜从前到后有:肱臂膜自颈侧沿肱臂直达腕部,间膜(腕附膜)连前后肢,前肢到腕,后肢到踝,前缘有腕附软骨支撑。利于皮膜展开和调节潜行方向;股膜沿股和腿到踝关节;在大黑飞鼠属如Aeromys和鼯鼠属Petaurista还有股间膜(interfemoral membrane)。尾长而蓬松,大型种类的为圆柱形,小型的多扁如羽状,当滑翔时尾调节平衡和起舵的作用。趾有利爪。耳壳显著,有些种类有簇毛(tuft),如毛足飞鼠Belomys和复齿鼯鼠Trogopterus;有些种类虽无簇毛但有不同色彩的耳后斑。

颅骨吻部短,额骨的眶间部低回,伸向眼窝的眶上突向前后伸展眶前突幼体明显,随成长而消失,所留下的痕迹为眶上切迹后缘,此在复齿鼯鼠和低泡飞鼠(Petinomys)均为明显,在鼯鼠属则或有或无,就种类亦有变异,眶后突很发达,呈片状三角形或尖刺,其后缘直达顶骨,有纵脊相连。眼眶甚大。,颧弓水平位或后端微上翘,颧骨纤细,很长纵贯全弓,前达上颌骨颧突的基部与泪骨相连。颧板低,前缘垂直,下角的咬肌结节锥形,明显突出。眶下孔仅位咬肌结节基部,小三角形。听泡发达,泡内骨脊构成腹隔。Moore(1951)曾以腹隔的数目和结构作为分属的特征,其数从多条到1条或缺如,最多的呈纵横交错的蜂窝犹如复齿鼯鼠等。听泡外观也相应的光滑或呈多瓣状。,颅骨上枕部不往后延伸,故颅全长与枕鼻长几乎相等。

齿式:1·0·2·3/1·0·1·3=22

鼯鼠科分布于亚洲、欧洲和北美洲,大部分在东南亚地区,共有13属。Mckenna (1962)据齿脊、膜隔和阴茎骨等形态特征,将现今存在的鼯鼠科分5大族(major group),大族与属的关系分布如下:

Ⅰ、Petinomys group 

  Genus Petinomys低泡飞鼠属,国内1种。

分布:贵州、云南、海南。

 Genus Hylopetes箭尾飞鼠属,国内1种。

分布:贵州、四川、云南、海南。

, Trogopterus group 

Genus Belomys毛足飞鼠属,单型属。

分布:贵州、四川、云南、广西、广东、台湾

Genus Trogopterus复齿鼯鼠属,单型属。

分布:贵州、四川、云南、河北、湖北、山西、陕西、西藏。

Ⅲ、 petaurista group 

Genus Petaurista鼯鼠属,国内9种,贵州三种。

分布:西南、华南和西北局部地区。

Genus Aeretes沟牙鼯鼠属,单型属。

分布:四川、河北。

Genus EupetouruS绒鼯鼠属,单型属

分布:克什米尔。

Ⅳ、 Glaucomys group 

Genus pteroys飞鼠属,国内1种。

分布:华北、东北和西北。

V.、lomys group 

Genus Iornys始鼠属

分布:马来亚。

5大族中除Iomys(只一属)外,已知分布于我国的有7属,15种。Pteromys分布于北方绿林,其他绝大多数分布于亚热带地区。贵州已知有57种,分别隶属于前3个大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