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描述 图片 鉴别特征 地理分布 生态习性 医学重要性 防制 文献 备注
大劣按蚊 Anopheles dirus 【备注】
查看:169  日期:2019/8/8 21:39:04
 
   分类讨论:过去我国海南岛和云南芒市、瑞丽、盈江以及我国台湾等地均记载巴拉巴按蚊。目前已证实,海南和云南的为大劣按蚊,而我国台湾的则为高砂按蚊。
   国外,Colless(1956),将白踝按蚊种团(An,leucosphyrus group)重新分类,定出了10余种、亚种或型,Reid(1968)对马来亚和婆罗洲等地白踝按蚊和巴拉巴按蚊成虫,蛹、幼虫的形态作过比较,认为由于翅分脉黑斑在纵脉1部分长度、后足跗节4基白环以及蛹的特征等等,提出巴拉巴按蚊有不同的类型。Peyton和Harrison(1979,1980)对泰国的巴拉巴按蚊以及巴拉巴岛,巴拉望岛、菲律宾、北婆罗洲等地的巴拉巴按蚊模式标本作了比较后,认为泰国过去记述的巴拉巴按蚊有所差别,另立为大劣按蚊同时,他们又对我国台湾巴拉巴按蚊进行了研究,同意Morishita(1946)描述台湾白踝按蚊高砂亚种,并与巴拉巴按蚊和大劣按蚊作了比较,将亚种升为种即高砂按蚊,但Pal等(1981)从细胞学等实验认为大劣按蚊非独立种。Sucharit等(1983)对巴拉巴按蚊和大劣按蚊的雄蚊尾器作了比较观察,证明这两种是可以区别的。国外关于大劣按蚊的鉴别曾进行过许多研究,包括形态、染色体、同功酶谱、DNA探针等,从广泛野外采集及种群细胞学研究结果,“大劣按蚊”确切地讲是一个复合体,它至少包括A,B,C,D,E,F及takasa goensist等7种(Baimai et al.,1981,1984,1987,1988),它们的地理分布、生态习性、传疟作用也有差异。我国大劣按的鉴定与命名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,早在50年代初期,何琦教授等在海南岛抗疟资料中将它鉴定为白踝按蚊(An.leucosphyru,1974年邓达等将它更名为巴拉巴按蚊Anbalabacensis,1982年邓达等又将它更名为大劣按蚊An,dirus在近40多年中,该种按蚊在我国虽数次更名,但缺乏深人的分类学研究,据近年我国大劣按蚊卵扫描电镜形态和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,认为海南岛材料为A种,云南材料为D种(许漱璧,翟逢伊,1991;许湫璧等,1991)。